栏目:duo 查看: 15
夺别人之胎以转生;换己之凡骨为仙骨。本道家语。后比喻学习前人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。也比喻重新做人。
出处:宋・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・换骨夺胎法》引黄庭坚曰:“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;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比喻学习经验不断创新。
例子: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,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。(清・黄遵宪《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》诗)
正音:“胎”,读作“tāi”,不能读作“tái”。
故事: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。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,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,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,这叫夺胎法。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,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。
犹“脱胎换骨”。见“脱胎换骨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脱胎换骨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脱胎换骨”是道家修炼之法。在道家修练中,“脱胎”指修道成仙,脱去凡胎;“换骨”指换去俗骨而成仙骨。唐・吕岩〈寄白龙洞刘道人〉诗有:“十月脱胎吞入口,忽觉凡身已有灵”两句。吕岩就是吕洞宾。诗的大意是说要得道成仙,不必向山中寻长生不死药,只要就鼎炼金丹。经过十月精炼,玄珠已成丹,服用之后,渐脱凡身,转成仙胎。吕岩另有七言〈送钟离离云房赴天池会〉诗,中有“先生去后身须老,乞与贫儒换骨丹”两句,意思是说钟离此去得道上天坛(指天池会),我自己则会逐渐老去,是否可请钟离道人赐下金丹,好让自己也能换骨得道。这是“脱胎换骨”的本义。后来引申,凡是人的身心、诗文等,能脱去旧有的凡俗或格局,而改变成为美好灵妙境界的,都可称为“脱胎换骨”。
01.宋・陈善《扪虱新话・上集・卷二・文章有夺胎换骨法》:“文章虽要不蹈袭古人一言一句,然古人自有夺胎换骨等法,所谓灵丹一粒,点铁成金也。”
02.清・张泰来《江西诗社宗派图录・吕本中》:“以是知诗有活法,不知研求,徒讲究夺胎换骨者,末矣。”
seize somebody's body and be reincarnated as an immortal